摘要
下載 Docx
閱讀更多
這篇經文詳述太子鹿子長老如何記起自己的前世是苦行僧,以及了悟到尋求靈性開悟的重要和世間無常的本質。第十九課。鹿子長老品。「[…]有一次,他看到一位自持的沙門[苦行僧],他修持苦行,克己自持和自制,美德昭昭、品德高尚。鹿子長老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對方,試著回想自己以前曾在何處見過這位僧者。當他注視著這位聖人時,在他感到疑惑時,他內心變得清淨,記起了自己的前世。當顯赫的鹿子長老記起自己的前世時,他記得自己的前世曾是一位沙門[苦行僧]。由於不再喜於享樂,唯一心專注於自制,他去覲見他的父母,說了以下的話:『我已學到五大誓願,(我知道)地獄中(等著罪人)或墮入畜生道的痛苦;我已停止在(輪迴[生死輪迴]的)大洋中取樂;因此,母親啊,請允許我出家修行吧。母親啊,父親啊,我已享受彷彿毒果的欲樂,其後果是痛苦的,它們帶來持續的痛苦。這個肉體並不永久,它不淨,其根源也不淨,它只是(靈魂的)暫居處,是乘載痛苦的悲慘之船。我不再依戀這個像泡沫般遲早必須脫離的短暫肉體。這個虛空的人生是疾病的居所,被老和死吞噬,一刻也不令我歡喜。生是苦,老是苦,病和死也是苦,唉,輪迴[生死輪迴],不過是痛苦而已,人們在其中飽受痛苦。我的田園、屋宇、黃金、我的妻兒和親人,甚至最需要的肉體,終有一天皆須捨棄而離去。金波迦果的後果一無是處,因此,欲樂的後果也一無是處。啟程遠行卻沒帶食物的人,途中將會陷入憂患,飽受飢餓口渴之苦。因此,未遵循正法者,啟程至來世時,途中將會遭遇困厄,飽受疾病之苦。啟程遠行帶著食物的人,途中將充滿喜樂,免遭飢餓口渴之苦。因此,遵循正法之後,啟程至來世時的人,途中將充滿喜樂,免除業障和痛苦。[…]』」